石 花 菜 簡 介一、 前言: 石花菜的生長在淺海礁,於水中而具有同化作用色素(葉綠素)以行光合作用並營獨立營養生活之低等植物,它們為單細胞或多細胞的個體,由於不開花結果而以胞子繁殖,屬於隱花植物。依照Dawson(1966)的分類,世界的藻類約有三萬種,包括紅藻類、褐藻類、綠藻類、藍藻類、矽藻類以及鞭毛藻類等,其中除綠藻類有百分之九十是淡水產之外,其餘藻類的大部份都是海產的種類。可是作為食用者只限於前三類約一百種以上,但主要有30至40種為一般所熟悉的,例如:紅藻類的紫菜屬,石花菜屬、麒麟菜屬、龍鬚菜屬、鹿角菜、鷓鴣菜等,褐藻類的韌帶菜、海帶(昆布)、裙帶菜、馬尾藻等,以及綠藻類的石篿、青海苔、海菜、淡水產的綠藻(chlorella)等。
產期、產地石花菜分別在本省北部沿海野柳、八斗子、大里、崁子腳、石門、澳底、卯澳等地採集,石花菜之生產期間為農曆一月至六月,即國曆二月至七月。本省北部沿岸多為漁村婦女以副業的性質採集潮間帶附近之石花菜,生產初期因氣溫及潮流流湍急,故僅能採集生產在較淺處之小本草,需至四月以後天氣轉好,方可採集生長在較深處之鳳尾。大本藻之種類及採集地點、時間而有所不同,石花菜以大本藻之品質收穫率最優,其次為鳳尾、小本草。曝曬過程:將石花菜用清水洗淨使色素漂褪,後在太陽下曝曬,重複此動作六次即為乾燥成品。
第一次
第二次
第三次
第四次
第五次
第六次
成本分析: 1.未完成成本:時間人費人力 1斤石花菜350元,可熬煮三次完成品約80斤,再加些人力等各項費用約500元。它與完成品成相較約稍較便宜但完成品量多,一般家庭較不適合。
2.完成品成本:時間短,不費人力1斤350元,石花菜分5 次,每次約75元(視自己口味)糖水或果汁自製約50元、果凍杯約50元(可重複使用),三兩石花菜可煮約70杯(小布丁杯)共計成本175元約製10斤。外面價格目前1斤50元,相較之下自己做較安心、乾淨又能增進親子間的感情。
3.製作方法分為二種: (1)人數多(或販賣者) (2)人數少(一般家庭4-8口適用)
1. 人數多(或販賣者) 器具材料:石花菜1斤 大鍋爐:2尺(面寬) 布袋 1只 大小鍋子(裝成品)人數多(或販賣者)製作流程 1、 石花菜 + 水 → → → 黏稠 → → → 白清醋 1台斤 20公升 少許 洗淨 30分鐘(大火) 1小時(小火) 2、 黏稠液 → → → 分裝 過濾渣 3、 冷卻 → → 固態 → → → 成品 → → → 切塊加檸 → → → 冰糖 → → → 成品 檬鳳梨 石花菜洗淨用布袋裝入放入鍋爐裡並放入9分滿水蓋鍋 水煮開中火約再40 分並要不時攪拌,時間約30分用小 杯子放入少許熬煮好的石花凍汁,或用手摸到有黏綢 狀,用紗布過濾之後,再用大小鍋裝好放冷卻可重複三次的方式,但每次水量要減一倍。
2. 人數少(一般家庭適用) 器具材料:石花菜3兩 燜燒鍋1個(10人份) 小布袋1個 小布丁杯60個(亦可用大)製作方法:燜燒鍋內鍋放入八分滿水,石花菜洗淨用布袋裝並綁緊,放入內鍋煮,大火煮開,用中火再煮約20分,即可拿起放入鍋裡待晚上下班回來,再倒入布丁模型裡待冷卻後即是造形又美觀的石花凍了 (依各人口味不同,可加入各種水果或糖汁即可食用)。